中心供氧系统基本知识解析
一、 什么是中心供氧系统?
中心供氧系统是一种大型的、集中管理的医用氧气供应系统。它通过管道网络,将氧气源(如液氧罐、氧气钢瓶组)的氧气,安全、持续、稳定地输送到医院各个病区、病房、手术室、ICU等需要用氧的终端。
简单比喻: 就像城市的自来水系统。自来水厂(氧气源)生产并储存水(氧气),通过主干管道(管道系统)将水输送到各个小区和楼宇,最终用户只需打开水龙头(氧气终端)就能用水。中心供氧系统就是医院的“氧气自来水系统”。
二、 系统主要组成部分
一个完整的中心供氧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核心部分构成:
1. 气源部分
液氧储罐: 这是目前大中型医院最常用、最经济的氧源。液态氧储存于特制的低温绝热储罐中,体积仅为气态的1/800,能储存大量氧气。使用时,通过汽化器将液态氧转化为气态氧。
汇流排(高压钢瓶组): 将多个高压氧气钢瓶(如40L)分成两组,通过阀门和管路并联。一组工作供氧,另一组作为备用。当工作组氧气用完时,系统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到备用组,并发出报警信号。常见于用氧量不大的医院或作为备用气源。
制氧机: 通过分子筛变压吸附(PSA)技术,直接从空气中分离出高纯度氧气。运行成本低,但初期投资较高,且需要备用气源以防设备故障。
2. 减压与稳压装置
从气源出来的氧气压力很高(液氧汽化后或钢瓶内压力可达数兆帕MPa),必须通过减压阀将压力降至适合病房使用的安全范围(通常为0.4-0.5MPa)。
该装置能保证无论气源压力如何波动,输出到管道的压力始终稳定。
3. 管道系统
由经过脱脂处理的铜管或不锈钢管组成,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院。铜管因其抗菌、不易氧化、易弯曲安装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。
管道安装要求极高,必须无泄漏、洁净、耐压。
4. 报警装置(监测与控制系统)
这是系统的“大脑”和“哨兵”,通常设置在中心供氧站和护士站。
主要功能:
压力监测报警: 实时监测气源压力和管道压力。当压力过高或过低(如设备故障、管道泄漏、氧气即将用完)时,会发出声光报警,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。
自动切换控制: 控制汇流排的自动切换。
区域阀门控制: 在管道井等处设置区域阀门,便于分区域维修和紧急切断。
5. 终端设备(用氧点)
安装在病房床头、手术室墙壁或ICU吊塔上。
主要由氧气快速插座组成,内部有自密封阀门,当插入氧气湿化瓶的接头时,阀门打开,氧气流出;拔掉接头时,阀门自动关闭,防止氧气泄漏。
氧气湿化瓶: 由于医用氧气是干燥的,直接吸入会刺激呼吸道。湿化瓶内装有灭菌蒸馏水,对氧气进行加湿,使其更舒适。
三、 工作原理流程
1. 储存/生产: 液氧从专业供气公司充装到液氧储罐,或通过制氧机制备,或由高压钢瓶提供。
2. 汽化/减压: 液氧在汽化器中吸热变为气态;高压氧气通过减压阀降至系统工作压力。
3. 输送: 稳定压力的氧气通过遍布全院的铜管网络输送。
4. 监测: 控制系统全程监测压力和设备状态。
5. 使用: 医护人员在终端处插入湿化瓶接头,氧气流出,经湿化后供病人吸入。终端处的流量计可以精确调节氧流量。
四、 中心供氧与传统氧气瓶供氧的优势对比
特性 中心供氧系统 传统氧气瓶
供氧方式 集中管理,管道输送,持续稳定 分散搬运,单瓶供应,需频繁更换
安全性与可靠性 高。压力稳定,泄漏风险低,有报警系统,无需搬运钢瓶,避免倾倒、爆炸风险。 较低。钢瓶压力高,搬运中存在风险,接头易漏气,无集中监控。
便捷性 极便捷。床边随时取用,操作简单,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。 不便。搬运笨重,更换费力,影响抢救效率。
环境与美观 管道暗装,病房整洁,无噪音干扰。 病房内放置钢瓶,杂乱,有碍观瞻。
经济性 初期投资大,但长期运行成本低(尤其使用液氧),综合效益高。 单瓶成本高,重复搬运和管理人力成本高。
氧气纯度/质量 稳定,有保障。 可能存在批次差异。
五、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
1. 严禁明火与油脂: 氧气是强助燃剂,供氧区域及病房内严禁烟火。任何设备、工具、双手都不能沾染油脂,以防发生燃爆事故。
2. 防震防漏: 定期检查管道和接头是否泄漏,严禁敲击、碰撞供氧设备。
3. 正确操作终端: 插入和拔出湿化瓶接头时应垂直操作,避免蛮力损坏密封阀。
4. 保持终端清洁: 不使用时,应盖好终端的防尘盖。
5. 熟悉应急预案: 医护人员应熟悉氧气压力不足或中断时的应急预案,如如何切换备用气源、如何使用备用氧气瓶等。
总结:
中心供氧系统是现代医院不可或缺的生命支持系统,它以其安全、可靠、高效、便捷的特点,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,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。理解其基本知识,对于医院管理者、工程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都至关重要。


